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在颁布的“临时大总统令”中提出要“另刊新模,鼓铸纪念币”,随后武昌和南京两处造币厂率先铸行了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铜元辅币,以十文面值的为主,在全国大量发行以取代清朝铜元。1914年,铜元正式改称“铜币”,民国发行的铜币与清朝最大的区别是龙纹被换成了由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各省铸造的铜币大多为两面叉的国旗图案,并有“开国纪念币”或“中华民国铜币”字样。 袁先生意欲出手的开国纪念币双旗十文,直径2.8cm,纹饰深邃清晰,包浆古老,浮雕感强烈,用手抚之,可清晰感受到币面上错落有致的纹饰,手感尚好。钱币正面珠圈内左为十八星旗、右为五色旗,两面国旗相互交叉,上系结带,珠圈外上环为“中华民国”四字,下环铸“开国纪念币”,字体清秀俊美,笔画刚劲有力,端庄工整,极具艺术气息。钱币背面珠圈内中央竖写“十文”,两侧有禾穗、连叶纹环绕,纹饰别致,设计感强烈,线条优雅,纹理细腻,分毫可见,十分精致,珠圈外铸有英文,可见该历史时期已对外开放,对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价值优厚。此藏品由天旭影视传媒(广州)有限公司推荐。 品相是藏品的生命,铜币也一样。由于铜币是机器压制的,图案细微精致,但线条比较浅,很容易磨损,特别是凸出的部分更是容易磨损,很难找到完美无损的。因此铜币品相的好坏,首先要看文字花纹是否清晰、表面平整光洁、边缘无明显磨损等。此枚开国纪念币双旗十文品相完好,大小规范,制作精美,颇具收藏和欣赏价值。 袁先生的开国纪念币双旗十文产生于民国时期,民国在中国历史上仅仅存在了几十年的时间,因此,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袁先生的开国纪念币双旗十文在经历了无穷的岁月之后,依然可以完整地保留下来,实属不易。民国成立后,铜元仍继续大量流通使用。1914年,铜元正式改称“铜币”,民国发行的铜币与清朝最大的区别是龙纹被换成了由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各省铸造的铜元大多为两面叉的国旗图案,并有“开国纪念币”或“中华民国”字样。毋庸置疑,袁先生的开国纪念币双旗十文就是该历史时期的珍品钱币,具有鲜明的划时代革命和进步意义,身价不凡,收藏价值不菲,值得收藏。 |